close

大腸直腸癌術後傳統安檢不牢靠 醫師:多是假通關真轉移

 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隨著醫學的進步,抗癌成功已非難事,關鍵在於三步驟:精準檢測、掌握先機、積極治療!台中一名46歲男性大腸直腸癌二期術後患者,過去一年來每三個月定期回診追蹤,CEA抽血監測皆顯示正常,但在最近一次例行常規檢查時,接受醫師的建議,輔以DR-70進行檢測,卻意外發現數值異常偏高,進一步做正子攝影及肺部電腦斷層掃瞄,赫然發現竟已轉移至肺部,所幸醫師緊急進行手術切除轉移的癌組織後,目前僅須定期回診追蹤。

收治這名患者的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蔣鋒帆表示,目前大腸直腸癌患者術後五年存活率的表現,一至三期超過六成,而第一期更高達八成以上,不過,一旦大腸直腸癌轉移後,治療上卻極為棘手,患者不僅得接受化學治療,五年平均存活率也僅剩一成,因此,術後追蹤首要關鍵即為精準掌握住疾病每個階段治療的契機,尤其復發早期若尚能做治癒性手術切除轉移,五年存活率接近五成。

蔣鋒帆醫師指出,大腸直腸癌術後非一勞永逸、在一至三年內癌轉移的風險極高,這時若透過精準的抽血檢測報告來進行監控,醫師可以及早獲得警訊,有效抓出高危險群的病人,不僅對於患者意義重大,醫師對於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也更有把握。

蔣鋒帆醫師進一步解釋,DR-70的靈敏度及特異性遠高於傳統CEA檢測,有效補足其不靈敏的缺口,目前已有部分歐洲國家搶先一步將DR-70納入常規檢測,幫助醫師把關CEA指數正常但癌細胞可能已開始生長的患者。蔣鋒帆醫師強調,當CEA 數值持續維持常態未有明顯變化時,DR-70即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

根據臨床經驗顯示,部分大腸直腸癌復發產生的徵兆,在CEA指數升高之前即已發生,而醫界人士對於CEA失真的情況早已司空見慣,同時,也因為CEA指數易受身體其它狀況或是抽菸習慣而有異常表現,不僅影響醫師的判讀,也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擔心。

蔣鋒帆醫師特別提醒大腸直腸癌患者,定期追蹤的常規檢驗不可少,精準的檢測報告更是不可或缺,早期發現轉移病灶,盡可能以手術方式進行根治性治療,避免承擔長期化療之苦、也可提早回歸正常生活。

金普吉島優惠活動來囉!!
泰式古法推拿2H特價1000元
會員儲值5000元送500元喲!!
預約專線:02-28475050
地址:新北市蘆洲區和平路132號
http://line.me/ti/p/%40wdh9052y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spa 泰式按摩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蘆洲金普吉島 的頭像
    蘆洲金普吉島

    金普吉島泰式按摩館的部落格

    蘆洲金普吉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